Luye Global Staff E-magazine
2022年5月刊编者按:
自4月下旬以来,上海疫情防控攻坚战进入到最后的关键阶段,急需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支援。为了助力上海更快实现抗疫目标,绿叶生命科学集团于4月28日面向上海全体员工发出倡议,号召同事们自愿报名参与,并于当天晚上从报名人员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员工组成抗疫支援团队。从4月29日到5月8日长达10天的战斗里,支援队的9名同事克服重重困难阻碍,斗志高昂,与其他医疗团队共同完成25万余人次的核酸采样,为上海抗疫做出了重要的积极贡献。我们有幸邀请到凯旋归来的9名队员接受了本月的采访,为我们讲述这段充满艰难却又温暖感人的抗疫故事。
绿叶生命科学集团医疗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合影
第一排从左至右:
汪利香、郭丹、石宝军 、方德贵、王雪梅
第二排从左至右
赵晓翠、刘碧蝉、陈恒、陈鹏康
Q:欢迎生命科学集团医疗支援服务队的9位同事凯旋归来,你们辛苦了,非常感谢各位同事可以在结束支援任务后的隔离期内接受本次采访为我们分享此次服务队支援上海抗疫的经历,请各位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吧。
鹏:大家好,我叫陈鹏康,来自绿叶制药医学事务部,我是一名临床监察员,日常负责药品上市后的临床实验研究。我是2021年6月28日加入公司的。
郭:我是郭丹,在绿叶诊断研发部任职研发工程师,我是2020年10月9日加入公司的。
刘:我是刘碧蝉,2018年加入绿叶制药,目前在运营管理部负责公司新产品上市的相关工作。
恒:大家好,我叫陈恒,去年3月底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绿叶制药,日常协助部门医学经理推动上市后的临床实验以及部门公众号的运营管理。
石:大家好,我是石宝军,是本次志愿者团队的领队。我在绿叶制药肿瘤药事业部,任职上海区域经理,我是2003年的3月加入公司的。
方:我叫方德贵,是制药集团糖尿病事业部的招商经理,我是2011年的6月28日加入公司的。
汪:我叫汪利香,来自制药的医学事务部,任职临床监察员,我是2021年的5月17号加入公司的。
王:大家好,我是王雪梅,我是绿叶诊断的研发工程师,我是2021年7月12日入职的。
赵:大家好,我是绿叶制药运营管理部的赵晓翠,我是2020年11月9日加入的公司的,日常负责BD产品的对外衔接工作。
Q:谢谢各位同事的介绍,很高兴认识大家。我们都知道此次上海的疫情非常严峻,整个城市的停摆状态已持续近两个月,可以请你们介绍此次绿叶医疗支援队的背景以及你们所支援地区的情况吗?
石:从3月开始,上海市的疫情感染人数是不断攀升的,截止至4月29日上海的确诊人数是56万,其中浦东新区就占21万,相当于整个上海确诊人数的40%。我们本次任务就是去浦东的北蔡镇进行支援,这里是上海疫情的暴风眼。北蔡镇有一个很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群居在城中村,该地区流动性大,疫情管控难且爆发迅速,给当地的管理者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绿叶支援队全体成员在北蔡镇下南居民区居委会前合影
Q: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你们第一天抵达浦东后应该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作为队长您是如何带领团队面对并逐个解决这些困难的?
石:我们原计划5月1日出发,但由于浦东抗疫急需人员驰援,28日当晚就通知准备随时出发,并于次日早晨8点抵达浦东。第一个棘手的问题在于:居委的人全休息了,大家又都封闭在家,没有居委的证明无法出门。当晚在确定了车辆通行证后,大家在微信群里根据同事们的住址排出了行车路线。第二天清晨,我们收到了各自居委的回复,均表示隔离期间不得放行,如果出去就只能等到浦东解封后才可回家。我一边和居委继续周旋,一边安排其他同事准备出发,可惜居委已经“躺平“不再回复我的消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先行出发,至于如何回家,等一周后再说吧。
与基地指挥部领导专家合影
Q:当你们抵达浦东并正式展开志愿工作后是如何进行内部分工的呢?
方:抵达浦东基地后,队长将每个队员的任务做了一定的拆分,我负责外联工作,主要是和基地对接每天的工作任务,分派队员,确定当天的交通和餐食,并将具体情况与队员们做沟通。
刘:我在团队里负责后勤工作,包括物资的对接、整理、存放和统计。我将日常需要的各类物资统计给行政部,由她们协助完成采购。
鹏:我和陈恒是物流组的,负责搬运防疫物资,但其实每次物资到了之后,其他几位同事也都争先恐后的一起帮忙。
恒:是的,每次大家都争着帮忙,拿到物资后就提前把第二天的物资分发给每个人,这样可以更加高效的投入到工作中。
汪:我的日常工作中会涉及到很多表格数据的处理工作,因此我就承担了信息统计的工作,包括出勤信息、物资申领、每个成员的防护装备尺寸等。我们有很好的团队氛围,平时大家都在互相帮助,虽然每个人的工作看起来都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样一点点将团队支撑起来的。
按需整理出的防疫物资表格
Q:大家都是首次支援核酸采样工作,你们是如何逐步熟悉并开展工作的?
郭:最初多数队员先从辅助工作即扫描核酸码开始,而我第一天被安排配合医生进行闭管工作(闭合装有采样拭子的试管)。结合第一天的情况,我提出大家应该熟悉整个采样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在后续的培训中,我们都认真学习了核酸采样的全流程,5月3日团队的全体成员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了浦东医学会颁发的《核酸检测采样辅助人员培训与考核合格证》。在之后的工作中,由于部分小区缺少采样医生,我们还自告奋勇的接下了核酸采样的任务。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小区居民和志愿者的连连称赞,夸我们采样动作轻快、标准、娴熟,强烈要求我们第二天再去他们小区。
队员们的培训考核合格证书
绿叶队员亲自上阵完成采样任务
Q:5月8日是母亲节,也是大家在浦东支援的最后一天,这是特殊且有意义的一天,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些发生在这天的故事吗?
王:虽然从小母亲就教导我们不能说谎,做诚实的好孩子,但这次大家都让自己的母亲“失望”了,我们用善意的谎言为自己的抗疫行动做掩护。鹏康那几天和家人视频时都一直靠近窗帘,尽量不让家里人发现视频的背景是酒店;郭丹和父母视频时告诉他们,公司复工了,她现在住在统一安排的酒店,这里物资充足,让父母不必担心。而我却是团队中最早暴露的,可能是因为大数据追踪到我进入了中高风险地区,我家乡所在的派出所给我的父母打了电话。为了不让爸妈担心,我告诉他们这是公司统一安排居住的复工酒店,好在他们相信了。5月8日结束了在浦东的工作之后,我唯一的想法就是终于可以和父母坦白了,他们很吃惊但也为我感到骄傲,我想在座所有同事的父母们都是一样的心情。
石:我带着忐忑的心情度过了这一天,那天我很早就醒来了,因为我在等一个决定性的电话,我拉开窗帘,一缕阳光透过来,心想今天应该会一切顺利。我们第一批离开浦东的车辆本应在6点抵达,却因为一些原因而耽搁了。于是我便催促第二组队员提早出发,为我们探探路。当我们的队伍依次离开浦东基地,车辆通过徐浦大桥时,我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并把前一晚的事告诉了同行的队员。
7日晚上我接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电话,告知我们必须按5+5的隔离政策继续在浦东酒店内隔离五天才可返程。我的心里咯噔一下,立刻联系了集团领导并和浦东卫健委取得联系。我非常理解队员们的心情,大家都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8号返程了,我不想让大家失望,也不敢告诉大家,不然他们会和我一样一夜无眠。
Q:在这10天的战斗中,大家既是同事,也是战友,我们一起齐心协力,各显所长,成功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或许在此之前我们并不认识彼此,但经过这10天,想必大家对彼此都有了很深的认识,可以请你们依次说出身边的一位同事的闪光点吗?
鹏:我感觉每个队友都在发光,他们都有很多优点。我在郭丹的身上看到了对同事的关爱和责任,我们互为战友,在生活中都会为对方着想。
郭:第一天见到碧蝉的时候,我就在想:她的个子真高,应该是个高冷范儿的女生。其实相处下来就会发现,碧蝉是一个很软很温柔的女生,而且很有责任感。
碧:陈恒在团队中年龄最小,是1997年出生的。他让我想到家里和我关系最好的弟弟,陈恒平时不太说话,但他会在工作中默默的主动承担任。团队中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这种不同丰富了整个团队,营造了非常快乐温暖的氛围。
恒:我们的队长更像是我们的大哥,平时对大家都很照顾,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我们的大哥也总是在背后默默承受,尽量不让大家担心。
石:德贵虽然是个80后,但做事却像非常成熟,有全局思维,思考问题有深度,有系统性,处理各类事情也是游刃有余。
方:我们在送利香回家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因为她所在的小区要求只出不进,但她对于参与这次的志愿者任务非常坚定,通过这件事我能感受到她的勇气。
汪:雪梅很有活力,同时也是个热心肠。在浦东时,小区的一个老太太和志愿者在现场起了争执,雪梅前去劝说,却被老太太一掌打翻了防护面罩,这对于志愿者来说是很危险的,但雪梅也没有什么抱怨,依然热情的完成了后续工作。
王:我和晓翠的初次在浦东基地互相介绍后才发现大家都是同事,她是一个性格开朗,不拘小节的女生,和我的个性很像。晓翠在后续的工作中也遇到过居民不配合的情况,但她依然勇敢的出面进行了制止,这让我觉得她是一个有勇气有责任心的女生,令我非常钦佩。
赵:我和鹏康组队配合的次数最多,他是一个脾气很好很细心的男生。有时在工作现场我会有些着急,但鹏康的性格很稳定,他会耐心细致地处理问题,这是我需要向他学习的。
Q:通过你们今天讲述的,可以感受到同事之间的互助之情,那么这次在浦东支援抗疫的过程中,集团给大家提供了哪些支持和帮助呢?
石:集团各部门在物资和精神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和鼓励。首先是物资,例如我们每天在现场要长时间工作,期间不能脱防护服,行政部贴心的为我们准备了纸尿裤。其次就是精神鼓励,出发前刘主席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为我们加油打气。我每天会把抗疫日记发在集团的抗疫沟通群,群里的领导和同事们都会积极回应,他们每一次的点赞,每一次的回应对我们而言都是莫大的鼓舞。
刘主席为队员们录制加油视频
Q:绿叶生科奔赴浦东一线支援抗疫的行动具有怎样的意义?
石:我们在浦东得到了浦东区委副书记单少军,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戚玉霞的亲切接待和慰问。北蔡镇政府、基地指挥部的相关领导和专家也对我们的工作表达了高度的认可和表扬。这次活动充分践行了绿叶人挚爱生命的理念,也是我们继荣获2021年社会责任最具影响力品牌之后的又一表现。
浦东新区政府致绿叶的感谢信
Q:最后想请大家谈谈通过参加此次支援工作获得了哪些收获。
鹏:这是一段难忘的回忆,美好的回忆总是无价的。我很有幸认识了一群优秀的小伙伴。也许多年之后再回想,内心依然有所触动。能够在疫情期间尽自己所能为抗疫工作做出贡献,也是我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郭:我在浦东亲眼见证了一线工作人员们的艰辛,他们为了早日结束疫情这个共同目标而齐心协力,我很感恩他们的贡献。以后不管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回想起这段经历,我都有力量去克服一切。
刘:我最大的感受是温暖,对于我们90后,从出生到现在可能都没吃过什么苦。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感受到了团队中的温暖,也感受到了来自居民们的友好,让我感觉90后这一代真的站起来了。
恒:很荣幸能够参加抗疫工作,也许一辈子只会有一次这样的经历了,我很高兴可以遇到这样一群可爱的小伙伴们。
石:这次的任务充满挑战,也体现了各位小伙伴们的勇气和智慧。大家都充满激情,通过高效的团队合作实践追求卓越的目标。这次抗疫任务让我看到了年轻人散发的光芒,也让我们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我觉得每一个队员都是一颗珍珠,而我作为领队就是串起珍珠的那根线。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只有一群人并肩作战才能走得更远,绿叶人一直在路上。
方:我从每个人身上都学到了很多,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激励团队,把每个人的闪光点都发挥到极致。这次团队中有不少队员都是90后,我相信未来有你们公司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棒。
汪:我是个独生女,从小就被保护的很好,深入北蔡支援抗疫这种事情,在我的家人看来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参加这次的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突破。我很感谢这次活动中公司在后方给我们的鼓励与支持,刘主席在那段加油视频中提到了每个人的名字,让我感觉很亲切。他说我们的身后有整个集团的支持,让我感受到信心和力量。
王:参加这次活动最深的感触就是互相理解,居委和志愿者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理解。只有在亲身经历、参与了这些工作之后才会有透彻的感悟。
赵:很幸运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当地的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帮助到他们让我开心且自豪,也很感恩能遇到一群优秀的队友。
Q:非常感谢各位同事在隔离期间抽出时间接受本次采访为我们讲述了这些动人的事迹,你们辛苦了,向你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