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绿叶制药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净利增长20%,重磅产品全面交付
March 30,2025
2025年3月30日,上海——绿叶制药集团(2186.HK)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及当前业务进展。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60.6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微降1.3%;产品销售收入约56.90亿元,同比增长1.1%,下半年环比增长6.4%。EBITDA约21.92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约6.45亿元,同比增长20%。

新产品加大贡献占比,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受益于新产品全面兑现并投入商业化,集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革新,2024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2%。新产品贡献度逐年攀升的同时,集团亦从营销、研发等多维度实现运营升级,推动效能提升。未来,伴随新产品高速放量,集团将依托营收扩增、毛利提升、费用管控,进一步赋能盈利。2024年,集团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四项费用合计占比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具体而言:

营销变革:随着产品结构优化,集团营销模式创新升级,提升销售效率,2024年产品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为31.9%;
研发聚焦:集团首批布局的创新成果全面交付后,将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下一代重磅产品的开发;
财务改善: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6.8%,通过债务结构的逐步改善,为未来三年净降债目标的如期达成和中长期财务结构根本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重磅产品赴美上市,商业化如期推进

2024年至今,集团自主研发的抗精神分裂症新药ERZOFRI®(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捷报频传:2024年1月该产品在美国排除专利障碍;同年6月其生产场地以零“483”顺利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上市批准前检查(PAI);2024年7月ERZOFRI®正式在美国获得上市批准;2025年1月,首批产品供货美国市场;当前,该产品在美国的商业化如期推进。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在美国的销售额达到31.25亿美元。

集团差异化构建全球中枢神经系统(CNS)治疗领域产品线,聚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存在大量未满足需求的疾病,业务覆盖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医药市场和高潜国际新兴市场。ERZOFRI®在美国的商业化,代表着中国新药持续打破海外技术壁垒,为海外患者提供更优效的创新治疗方案,并将与已上市产品一同推动集团CNS全球战略再进阶。

创新全面兑现,重构商业价值

2021年至2024年,集团以CNS和肿瘤两大核心治疗领域为主,推动13款新药在中国、美国、欧洲多国获批上市;仅在2024年,便收获包括ERZOFRI®、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微球制剂金悠平®(注射用罗替高汀微球)、赞必佳®(注射用芦比替定)、米美欣®(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美比瑞®(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在内6大新品密集获批。

至此,集团首批布局的创新成果已全面落地,新旧动能高效轮动,助力集团基本面焕新升级:2024年,集团产品销售收入中新产品占比达到21%;2025年起,集团步入商业化提档加速阶段,新产品对集团的商业价值及盈利贡献将逐年提升。 

CNS领域 – 创新产品组合,彰显龙头价值

凭借卓越的创新实力与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集团在CNS领域的龙头价值初步显现。2024年CNS业务板块表现亮眼,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025年,伴随海内外潜力新品的快速放量,将进一步强化集团在该治疗领域的领先优势,其中包括:

肿瘤领域 – 新老产品协同并进,向上突破

心血管领域 – 独家品种增长空间广阔
 
绿叶制药集团管理层表示:“2024年是绿叶制药成立的三十周年,也是首批创新布局的收官之年。集团重磅新产品的商业化将为下一阶段的业绩增长添加新引擎。我们将通过全力打赢新产品商业化这场仗,不断夯实成熟产品基本底盘,最大化释放资产价值并提升盈利能力。未来三年公司营收有望逐年创新高,更好地造福社会、回报股东。”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绿叶制药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净利增长20%,重磅产品全面交付
March 30,2025
2025年3月30日,上海——绿叶制药集团(2186.HK)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及当前业务进展。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60.6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微降1.3%;产品销售收入约56.90亿元,同比增长1.1%,下半年环比增长6.4%。EBITDA约21.92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约6.45亿元,同比增长20%。

新产品加大贡献占比,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受益于新产品全面兑现并投入商业化,集团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革新,2024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2%。新产品贡献度逐年攀升的同时,集团亦从营销、研发等多维度实现运营升级,推动效能提升。未来,伴随新产品高速放量,集团将依托营收扩增、毛利提升、费用管控,进一步赋能盈利。2024年,集团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四项费用合计占比同比下降7.4个百分点,具体而言:

营销变革:随着产品结构优化,集团营销模式创新升级,提升销售效率,2024年产品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为31.9%;
研发聚焦:集团首批布局的创新成果全面交付后,将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下一代重磅产品的开发;
财务改善: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6.8%,通过债务结构的逐步改善,为未来三年净降债目标的如期达成和中长期财务结构根本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重磅产品赴美上市,商业化如期推进

2024年至今,集团自主研发的抗精神分裂症新药ERZOFRI®(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捷报频传:2024年1月该产品在美国排除专利障碍;同年6月其生产场地以零“483”顺利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上市批准前检查(PAI);2024年7月ERZOFRI®正式在美国获得上市批准;2025年1月,首批产品供货美国市场;当前,该产品在美国的商业化如期推进。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在美国的销售额达到31.25亿美元。

集团差异化构建全球中枢神经系统(CNS)治疗领域产品线,聚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等存在大量未满足需求的疾病,业务覆盖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医药市场和高潜国际新兴市场。ERZOFRI®在美国的商业化,代表着中国新药持续打破海外技术壁垒,为海外患者提供更优效的创新治疗方案,并将与已上市产品一同推动集团CNS全球战略再进阶。

创新全面兑现,重构商业价值

2021年至2024年,集团以CNS和肿瘤两大核心治疗领域为主,推动13款新药在中国、美国、欧洲多国获批上市;仅在2024年,便收获包括ERZOFRI®、全球首个治疗帕金森病的长效微球制剂金悠平®(注射用罗替高汀微球)、赞必佳®(注射用芦比替定)、米美欣®(羟考酮纳洛酮缓释片)、美比瑞®(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在内6大新品密集获批。

至此,集团首批布局的创新成果已全面落地,新旧动能高效轮动,助力集团基本面焕新升级:2024年,集团产品销售收入中新产品占比达到21%;2025年起,集团步入商业化提档加速阶段,新产品对集团的商业价值及盈利贡献将逐年提升。 

CNS领域 – 创新产品组合,彰显龙头价值

凭借卓越的创新实力与前瞻性的全球化布局,集团在CNS领域的龙头价值初步显现。2024年CNS业务板块表现亮眼,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2025年,伴随海内外潜力新品的快速放量,将进一步强化集团在该治疗领域的领先优势,其中包括:
  • ERZOFRI®瞄准31.25亿美元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市场,销售在即;
  • 抗抑郁1类创新药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1.3倍。该产品已成功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有望推动市场份额显著提升。此外,若欣林®用于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3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今年底递交该适应症的上市申请;
  • 包括利斯的明透皮贴剂(2次/W)在内的透皮贴剂业务于2024年取得高速增长,2025年在全球市场的商业化表现值得期待;
  • 畅销原研药思瑞康®(富马酸喹硫平)及其缓释片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销售表现稳定,市场地位稳固。集团通过思瑞康®持续夯实CNS全球商业化版图,为更多产品挖掘新兴市场机遇。

肿瘤领域 – 新老产品协同并进,向上突破
  • 全球唯一上市的戈舍瑞林微球制剂百拓维®(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于2024年夯实医院开发和准入工作并新增乳腺癌适应症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为其2025年的加速放量稳固基础;
  • 赞必佳®、米美欣®于2024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前者为近28年来唯一获得美国FDA批准的用于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新分子实体,后者是目前国内唯一能显著改善阿片类药物引起的肠功能障碍、并具有防滥用特性的国产强效镇痛药。两款新品的上市将为肿瘤业务的增长注入新动力;
  • 力扑素®(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成功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常规目录。该产品在国内紫杉类药物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一 ,并将与新产品形成协同效应,推动集团肿瘤业务整体向上突破;

心血管领域 – 独家品种增长空间广阔
 
  • 治疗高脂血症的独家品种血脂康®于2024年底以远低于平均水平的温和降幅中选第三批全国中成药集采。新价格将于2025年4月开始执行;该产品将迎来以价换量,中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 独家品种欧开®(七叶皂苷钠片)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肿胀及静脉水肿。该产品近两年的增速均超过50%,有望成长为集团又一款年销售额达10亿体量的成熟产品。
绿叶制药集团管理层表示:“2024年是绿叶制药成立的三十周年,也是首批创新布局的收官之年。集团重磅新产品的商业化将为下一阶段的业绩增长添加新引擎。我们将通过全力打赢新产品商业化这场仗,不断夯实成熟产品基本底盘,最大化释放资产价值并提升盈利能力。未来三年公司营收有望逐年创新高,更好地造福社会、回报股东。”